公民與社會發展

(一)課程特式:
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主要是輔導高中學生瞭解香港、國家及當代世界的狀況,以及其多元化和互相依存的特質;並透過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初中已學習和高中各科的知識,從多角度理解、研習及探究不同的課題,從而建構更多關於各主題的知識,建立更穩固的知識基礎;並理解課題、決策過程和不同解決方案的複雜性、考慮要點和優次,從而培養學生:
 
◎具備廣闊的知識基礎,理解當今影響個人、社會、國家及全球日常生活的問題;
成為有識見、負責任的公民,認同國民身份,並具備世界視野;
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,並且成為能夠慎思明辨、理性思考、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;
掌握終身學習所需的技能,並且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。
 
(二)課程目標:
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:
 
瞭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、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,從而探究兩地互動發展的機遇和挑戰;
瞭解與個人、社會、國家、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相關,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,從而建構知識及促進自主學習;
透過課程架構涵蓋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課題,瞭解個人、社會、國家和全球在環境、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相互影響,並據此探究如何解決困難、推進發展,以及互惠互利;
認同國民身份,並具備世界視野,從經濟、科學、科技、可持續發展、公共衞生等範疇,認識其相互關係,以及於當代世界的發展和帶來的影響,同時了解香港、國家、國際社會的角色;
識別課題的不同意見及價值觀,並透過綜合運用慎思明辨能力、解決問題 能力、創造力、處理數據能力及自學能力,從多角度探究課題的背景、內涵、發展趨勢和涉及的價值觀,從而配合事實和證據,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判斷和決定,以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;
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,並根據事實和證據,以客觀、持平和具同理心的態度來看待其他人所持的意見和觀點;
認識、欣賞與傳承中華文化,並對不同文化抱持尊重、包容和欣賞的態度,成為具責任感及承擔精神的公民。
 
(三) 運用多元教學策略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:
 
議題探究
合作學習
圖像組織
自主學習
時事教學
內地考察
專題研習
 
(四)課堂及活動剪影
學生運用回應板回答老師提問,達致高參與、做得到的效果。
 
 
本校升旗隊於國家憲法日進行升國旗儀式,藉此提升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。